“天下第一庄庄主”禹作敏是怎么起家的?
“天下第一庄庄主”禹作敏是怎么起家的?
禹作敏和鲁冠球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被誉为“北禹南鲁”,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禹作敏的名气还盖过了鲁冠球,
曾担任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村党支部书记的禹作敏,
在鼎盛时期是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全国乡镇企业优秀企业家代表人物,
被称为“天下第一庄庄主”,
就此走上神坛,
接受来自全国各地一拨又一拨的人群满怀敬意的“取经”和“膜拜”,
禹作敏在大邱庄拥有不亚于封建时代皇帝一般的绝对权威。
那么,
这个号称“天下第一庄庄主”的禹作敏是怎么起家的呢?
“天下第一庄庄主”禹作敏
先说说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村吧!
这个村自建村以来就有着历史悠久的“穷”,
连民谣都这么描述大邱庄的“穷”:
老东乡,
老东乡,
喝苦水,
吃菜帮,
糠菜半年粮;
宁吃10年糠,
有女不嫁大邱庄!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
整个大邱庄都是土坯房,
找不到半块砖瓦。
外地姑娘根本不愿意嫁到大邱庄来,
为了繁衍后代,
大邱庄人只好规定本村的姑娘“内销”。
看了这些,
大家或许会对上世纪70年代初大邱庄的“穷”有个比较清晰的理解。
再接着说说禹作敏,
我们可以从禹作敏成长和成功的过程中看到他身上的一些特质,
这些特质帮助他成功起家直至登上人生的巅峰,
但这些特质在某种程度上后来也成为导致他的人生崩塌的祸根,
大家可以在文章中细细品味一番。
禹作敏生于1930年,
是家里四个兄弟中的老三,
他小时候利用冬闲时间读过几个月的私塾,
当时和他一起上学的伙伴们大多认识不了几个字,
他却可以读书、看报、甚至写文章,
他通过什么诀窍得以超越他的伙伴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非常聪明,
也是个有心人,
这是禹作敏的特质之一。
1954年,
时年24岁的禹作敏出任当时的大队会计,
他没学过会计业务,
但算盘却拨得活灵活现,
因为能力突出,
后来他调到11队当了小队长。
能力强,
做什么事情都能脱颖而出,
这是禹作敏的特质之二。
1963年,
华北地区遭遇洪灾,
为了保卫天津和津浦铁路,
中央下令分洪,
要淹掉大邱庄所在的团泊洼。
禹作敏带领11队社员不但安全有序撤离了,
还在逃难途中揽了一个给附近造纸厂运送稻草的活儿,
这笔活儿让每个劳动力分到了400元,
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当时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大约30元)!
临危不乱、头脑活络,
善于捕捉时机,
这是禹作敏的特质之三。
后来,
禹作敏带领大家回到大邱庄,
他又带着大家开垦被水淹过的荒地种粮,
当年就多收获了6万多斤粮食,
收入也增加了几万元。
经过这么多事情的考验,
头脑活络、有想法又敢闯的禹作敏被大家推举为大邱庄村党支部书记,
那是1974年的事情,
禹作敏已经44岁了。
禹作敏(中)
当上村党支部书记的禹作敏干劲更足了,
带领全村男女老少于当年冬天就开始了历时3年的村庄改造工程,
7000多亩高低不平的盐碱地被改造成了横平竖直的肥田沃土,
还修建了7条比京津公路还宽大、还笔直的大路,
以及几十条给马车和拖拉机通行的小路。
1977年初的改革开放前夜,
全国兴起了思想解放的热潮,
禹作敏在大邱庄附近的团泊洼逡巡了3天,
到了第4天,
他召集全村村民开会,
他在会上提出:
如果大家信得过他就让他再干3年(村党支部书记),
他承诺2条——
一是要让大邱庄变样、让大家都过上富裕的日子,
二是让村里的光棍都能找到对象、都能成家。
他说:
如果大家信不过他,
他现在就下台(辞去村党支部书记之职)。
最终几千人都选择了信任他,
跟着他干。
禹作敏当着几千人的面说出去了的承诺,
他当然就要动真格的了。
禹作敏先从领导班子抓起,
他在领导班子会上说:
如果有人觉得当干部吃苦受累就不想当了,
可以声明退出;
如果有人怕跟着我犯错误受牵连,
也可以退出;
既然全村群众信得过我,
让我来领班子,
大家就要和我一条心、走一条路。
他还撂下一句狠话:
新搭起来的领导班子一人一把号,
都得吹我的调,
不吹我的调,
我一个都不要!
禹作敏强势彪悍的作风在这里已经初露端倪了,
这是他的特质之四。
强势彪悍的作风在创业阶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但这个特质后来也成为葬送他的原因之一。
经过一番深入考察和慎重思考,
禹作敏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大邱庄要想富,
就必须要办厂!
鼎盛时期的大邱庄
禹作敏说干就干,
他对一个人称“刘万能”的能人刘万明委以重任,
刘万明考察后向禹作敏建议办个冷轧带钢厂,
禹作敏当即拍板支持,
安排刘万明做了技术员,
并请了村里另一个技术能人刘万全做了厂长。
为解决经费问题,
颇有魄力的禹作敏靠大队贷款3.7万元,
从集体积累中拿出5万元,
向附近社办厂借了2万元,
社员们自筹了1万元,
把村里的砖瓦厂红砖折价2万多元,
终于凑齐了经费办起了冷轧带钢厂。
1978年10月,
大邱庄的第一个工业企业——大邱庄冷轧带钢厂正式投产,
该厂为天津金属材料厂进行来料加工,
当年就全部收回投资,
除了还清了社员们的集资款之外,
还获得了30万元的盈利。
做事有魄力,
这是禹作敏的特质之五,
而这个特质后来却成为葬送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后数十年间,
在禹作敏强有力的运作和推动下,
大量工业企业在大邱庄扎堆出现,
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日趋完善、成熟。
1983年,
得到高人指点的禹作敏成立了大邱庄农工商联合总公司,
并将建立分厂的权力下放到各厂,
总公司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总公司之下所建分厂也成为独立法人企业。
这样一来,
既可以扩大规模、提升管理水平,
又能享受到国家对初创公司税收政策的优惠。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
这是禹作敏的特质之六,
可惜的是,
后来走上人生巅峰之后没能保持住这个特质。
大邱庄的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各个工厂下辖的分厂以“滚雪球”的方式越滚越多、越滚越大,
到了1987年,
禹作敏将冷轧带钢厂、高频制管厂、印刷厂和电器厂4个总厂改制为4大公司,
1992年,
他又将4个公司改为4大集团。
还是在1992年,
禹作敏决定大邱庄工商联合总公司投资近10亿元,
在村西北建起了“百亿元工业区”,
目标是全年完成产值100亿元,
要知道,
那时候才1992年啊!
禹作敏在农业方面也没有闲下来,
从1979年到1990年,
禹作敏在农业上投资将近4000万元,
到1990年底粮食比1978年增长了1.5倍总产达350万公斤。
根据1992年底的数据显示,
大邱庄共有工业企业200多家,
从业人员12000多人,
固定资产总值1.5亿元,
利润4.7亿元,
比1981年增长了300倍;
工业总产值40亿元,
比1981年增长了835倍,
农业公司的产值达到4.5亿元。
尤其重量级的数据是:
1992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显示,
大邱庄的社会总产值、人均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均高居全国第一,
昔日这个有名的“讨饭村”一下子变成了名声赫赫的“中国首富村”,
此后,
人们便把大邱庄称为“天下第一庄”,
大邱庄一跃成为“中国首富村”的同时,
也把大邱庄的一把手、土皇帝、“天下第一庄庄主”禹作敏抬上了人生巅峰,
禹作敏就是这样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