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中学印象
写下这六个字的标题,是受同学群里一篇署名“心若飞扬何惧皮囊”的同学回忆文章影响。仿佛打开了闸,潜藏心底的许多记忆珍宝,一股脑儿泄了出来。
其实,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能考上安徽省潜山中学,那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那个时候,在我们老家,同龄人中有不少还没上几年小学就辍学了,能够上个初中就算是有点文化的了,要是还能考上个高中,特别是能到县城去上高中,就像现今的小伙伴们考上外地大城市里的大学一般,自然是兴奋得很。说实话,那时在潜山,除了野寨中学,潜山中学也是一个很有历史、很有文化、很有知名度的最高学府。
潜山中学在县城西街,学校大门朝北,校名是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这也是每每介绍学校时必讲的荣耀了。进入校园,步行几十米,就是一排低矮的小平房,那是我们高三时上课的老教室,东西各两间,校园中心路从平房中穿廊而过,由东向西,依次是我们三班,四班和二班、一班。沿着校园中心路向南不到五十米,一幢四层高的教学楼巍然屹立,这也是当时学校最为高大巍峨的建筑物,我们的高一和高二就是在那幢楼上度过的。从教学楼再向南,是一排平房老师宿舍、学校办公室、两层楼的男生宿舍和一幢图书馆大楼。比起教室,对于酷爱时事政治的我,在学校最常去的地方要算图书馆了,那时的我一天不去一趟图书馆是不行的,这好比现在人们普遍都有“手机控”一样,也就是在那里,看书、看报、看杂志,诸如海湾战争、苏联解体、小平南巡……等等,国内国外大事小事,让我一一知晓。校园东边是一片老师宿舍,而让人奇怪的是女生宿舍就在这片区域的中间位置,与我们男生宿舍隔开甚远,这或许是一种有意而为之的安排吧,因为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易于犯事的危险年龄,将女生纳入视线范畴,看住她们好像就守住了“安全”,真是难得学校的这番“苦心”!
在学校最为热闹的地方就是校园西侧那个硕大的操场,这操场尽显那个年代的印记,操场中间是一块天然草坪构成的足球场,那里是足球爱好者展示球技的舞台,每到体育活动时间,球场上总是人声鼎沸,球场周边站满了喝彩的、喊叫的抑或是看热闹的,如同过节一般。而球场周边的四百米环形跑道就是用学校食堂烧过的煤渣渣铺就而成的,跑在上面吱吱作响,遇到干燥大风的天气,常常尘土飞扬,让人掩面不及。操场北边就是学校食堂门口,那里有两个并排的篮球场,那时学校每年还组织篮球比赛,最令人难忘的可不是男子篮球赛,而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女子篮球赛,尽管她们动作不够规范、犯规连连,但也能偶尔投中几个篮框,不时引来场边阵阵掌声。
高一那年,时逢北京举办亚运会,那是个全民盼亚运、全民迎亚运的特殊年份,坐落于皖西南的潜山也不例外,随着亚运的临近,县城处处张灯结彩,喜庆氛围空前高涨,“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大街小巷播放的《亚洲雄风》,让人荡气回肠,听得如痴如醉,尽显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9月22日星期六这天是亚运会开幕的日子,课间操时间,全校师生照常来到校园大操场,和着欢快的音乐节拍,我们做完了广播体操,只见学校化学名师黄校长兴奋地举起扩音话筒,对着大喇叭用他那较为标准的普通话慷慨激昂地宣布:“同学们,今天下午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下午学校放假,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回家收听收看北京亚运会开幕盛况,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顿时,整个操场一片欢腾,成了欢乐的海洋,有相互击掌的,也有手舞足蹈的。那个时候,每周只有星期天才休息的,星期六下午能够放假回家,自然是大家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从县城到老家,是一条长约二十公里七弯八拐的两车道柏油马路,这是那个年代养路工人一锹一铲修建而成的,尽管道路仍坑洼不平、起伏曲折,但毕竟是一条硬化路,遇上雨雪天是不会泥泞的。每到周六放学,有乘中巴车回的,有挤三轮车走的,但大多数同学是骑着老式永久牌或凤凰牌自行车,驮上一堆堆换下来的衣服或大被子回家洗晒。返校时,则是带着用编织袋装好的几十斤大米,当然行囊里还少不了那用罐头瓶装满的萝卜干、辣椒酱或豆腐乳,条件好点的也会带上一些咸鱼咸肉或花生米之类的,大家都是带着妈妈的味道一路狂奔,高中生涯就这样一路向前。
在那个全民刚刚温饱的年代,带菜是上学的标配。在学校食堂大家也主要是打点稀饭、馒头和白米饭,打菜是很“奢侈”的事情。那时放学铃声一响,各班同学仿佛是开了闸的洪水,抓起早就准备好的缸子、勺子,朝着食堂方向奔涌而出,一路叮叮咣咣冲向食堂,瞅准打饭窗口,迅速抢占有利地形。而打饭窗口总是小得“可怜”,如同猫耳洞一样,总共也就七八个,那时的男同学可不懂得什么绅士风度,绝大多数情况下刚刚还排好的队伍,不知从身后哪里来了一股力量,队伍瞬间挤成一锅粥,有斜着肩膀进的,有侧着身子出的,好不热闹。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边女生窗口,真是那边风景独好,女生总是很自觉,排着队伍,一个接着一个,井然有序,俨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作为男同学的我们也常常对此很是羡慕,无奈自己是男生啊,该挤还得去挤,该拼还得去拼,谁会去认那个怂呢?大家都有着那么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这或许也是练就男儿血性的另类途径吧。有一次打饭,等挤出队伍才发现,自己上衣的五粒钮扣竟然一颗不剩,饭缸活活挤瘪,缸把近乎脱落,那幅窘态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个时候打饭与打菜是分开的,需要打菜还得再排一次队,因为去打菜的人是不多的,所以那里的队伍排得还是蛮有序的,其实那时打菜也就是打点新鲜蔬菜或菜汤,如果手中还有点余钱,也会买点有肉的好菜自我改善一下,所谓的好菜也就是在蔬菜里加了几块肉片或肉丝的,而这可是同学们念兹在兹的美味佳肴啊。多数情况下,同学们是打上半斤白米饭就走的,然后约上三五个好友,找个校园角落,或蹲着、或坐着、或走着,就着自家带来的、妈妈腌制的各式咸菜,和着徐徐微风,享受着那别样的“美食”。
要知道,那个时候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上高中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用当时老师的话就是“上潜山中学,那是要去考大学的!”所以在没能考上高中的同学们眼里,我们这些还能继续坐在教室里求知求学,不用早早外出打工谋生的高中生真是前生修来的福分。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幸运儿来说,可不像现如今孩子们学习的这般苦,那时既没有补习班,也没有提高班,那是个完全“靠天收”的上学年代,家长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学生把命运交给了老天,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和完成老师布置的规定作业外,那时同学们的课余时间还是蛮自由的,好像也没有什么压力一样。
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就像当下许多孩子痴迷于电子游戏一样,那时是另一种的玩法,我们把县城小街巷里的各大录像厅、电影院、卡拉OK室、康乐球室作为课余时间的“好去处”,或午休时分,或晚自习间隙,甚至正课时间,有三五成群相约前往,有几个好友一起开溜,干着和学习没有半毛钱关系的闲杂事,完全把父母的交待和老师的教诲忘得干干净净,妥妥地把学业抛在九霄云外。正因如此,那年高考“黑色七月”,成绩一发榜,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窃喜的,有落泪的,还有咒骂的。让人唏嘘不已的是,一个曾经快乐无比的潜山中学生活就这样在“悲壮”氛围中结束了。
学生时代不把学业放在第一位,最终买单的还是自己,日后需要万倍的努力去偿还。这就是后来发生的事了,好多同学高考惨败后,又复读了一年、两年,甚或三年,跌跌撞撞考上大学。还有一些像我这样,走上“曲线救国”之路,参军到部队,入党上军校,成了国家干部,一步一个脚印,在各自岗位砥砺前行。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学习成绩已经不再重要,所幸的是,后来大家通过努力奋斗,有的做了官员,有的当了老板,有的成了“土豪”,这些成长历程也印证了当初老师那句话“上了潜山中学,绝大多数同学都是要上大学的,当然最后也会有一两个在街上炸油条的!”(史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