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里 索玛花开:凉山州取景 拍出首部脱贫攻坚电视剧
封面新闻记者 陈羽啸 摄影报道
由王伟民执导,王力可、于晓光、胡小庭、巫刚等人主演的电视剧《索玛花开》目前已完成全剧制作,并取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即将登陆荧屏。《索玛花开》是我国首部脱贫攻坚主题电视剧作品,也是首部少数民族新现实主义农村题材电视剧作品。和当下农村题材不同的是,该剧以真实的彝区农村现状为背景,展现了彝区人民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动靠勤劳脱掉贫困帽子,实现幸福生活的故事。
索玛花是杜鹃花的彝语名,是彝族的族花,在彝族人眼中奇特而美丽。它生长在四川彝区高山上,象征美丽与善良、坚忍与质朴、神奇与高尚、勤劳与大方,是彝族人民的吉祥之花、幸福之花、希望之花。彝族人形容姑娘美丽,便叫她“索玛花”。女性婴儿呱呱坠地,常取名“索玛”“玛嶶”,代表孜莫格尼(彝语“吉祥如意”),意为像索玛花一样漂亮美丽。王伟民导演介绍,该剧取名《索玛花开》也寓意凉山地区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剧组主创深入了解彝风彝俗
成都驱车4-5个小时,就到了《索玛花开》的主要取景地,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冶勒乡。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摄制组就设在群山环绕,云蒸雾霭的湖边。导演王伟民介绍,为了表现大凉山独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态环境,在这里搭建了一座现代的贫困山区的彝寨。
为了拍这部戏,剧组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主演王力可、于晓光等主要演职人员深入彝寨采风,到贫困山区与扶贫干部座谈,到老乡家里了解情况,了解彝族群众生活状况,彝风彝俗,力求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剧中拍摄。导演介绍,剧组还得到了国家和省市扶贫局的大力帮助,获取了大量文件资料,经过突击,主创人员对扶贫攻坚有了深刻了解。而彝族群众的热情好客,淳朴的民风也深深感染了主创团队。
以情动人 可看性强
扶贫攻坚,这四个字主题可能让很多普通观众望而却步,但导演表示,这部戏其实是在讲故事,比如一开始给老百姓修房子、建卡户、种植经济作物、土地流转,都是结合扶贫政策来讲故事。除了要讲政策,更重要的是讲人与人的关系,导演称,每个扶贫干部都是默默无闻地在工作,都有自己的工作技巧,比如和老乡打入一片,结成朋友,走进他们内心之中。“经济上的扶贫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扶贫,怎让他们在思想上脱贫,这才是我们着力拓展的故事层面。”
导演王伟民此前执导的电视剧《彝海结盟》口碑极好,“强剧情,快节奏”的美剧式叙事方式让观众大呼过瘾,王伟民表示,《索玛花开》可看性同样很强,不仅有扶贫干部与当地彝族贫困人口情感的交流,同时还有爱情,亲情。爱情包括周林书记与女一号女孩的情感纠葛,为了扶贫舍去了小我,到后来周林有个觉悟,重新回到扶贫道路,最后牺牲到悬崖村,非常感人,此外还有女一号与父亲之间的亲情展现。“本剧以情动人,兄弟情,爱情,亲情都贯彻在里面。但这部剧不能说像美剧,它是一个很现实的作品,因为大部分的素材就取自于彝区发生的真实故事。”
给扶贫干部树碑立传
凉山州是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致贫原因最复杂,脱贫任务最繁重的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了治囯理政的突出位置。
5年来,全国有19.5万名扶贫第一书记,77.5万名帮扶干部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全国12.8万个贫困村、5564万贫困人口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佳战绩,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方案。
四川凉山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的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凉山“悬崖村”一直牵动着总书记的心。从“彝海结盟”到今天,凉山和凉山彝族一直是“听党的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忠诚典范。
“昔日一步跨千年,今朝同步奔小康”,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凉山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而这离不开凉山515万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据了解,仅去年,凉山州就有7位扶贫干部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有的是因为事故,有的因为身体,长年如一日在一线工作,其实非常辛苦。“这样一批人很可爱,默默无闻”,导演称,在基层每一个村子都有这样一个扶贫小组,有80后,90后,有本科生,硕士生,“和他们聊天之后,真觉得他们很伟大,他们都是四川千千万万的扶贫干部的缩影。”导演表示,“这个戏就是给他们树碑立传,让全国人民知道,扶贫干部做着怎样的工作。”
《索玛花开》在评审中得到专家好评,一致认为该剧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反映新时期新常态、兼顾时代性与艺术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好作品。(部分图片由剧组提供)
索玛花开剧情简介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的脱贫攻坚战役震撼全国,同时深刻改变着金沙省柠海市大山深处的彝区。经济学女博士王敏,主动申请接替受伤的未婚夫周林到艰苦的谷莫村担任第一书记。身为市委副书记的父亲王德江提醒王敏,扶贫要扶心,扶心要靠党的领导。
谷莫村地处深山,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王敏初来乍到,深度贫困导致老百姓陈规陋习缠身,语言不通,思想工作难以开展,老百姓“等靠要”思想严重,导致众多工作无法展开,尤其是村里号称三剑客的木呷,阿扎和乌合与王敏处处为难。王敏调查发现村支书巫萨通过评建卡户弄虚作假,她坚持党性原则,在父亲和乡党委乌达书记支持下,在村支书约铁书记的帮助下,顶住压力重新评议,公平公正解决问题,赢得村民的信任。
王敏始终牢记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把多年来较为涣散的基层党建工作抓起来,把木呷等一批党团员积极分子团结在村党支部周围,鼓励木呷做致富带头人,通过村支两委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在各级党组织的帮助和领导下,以谷莫村党支部为核心,克服重重阻力,搞起一村一幼,建房修路通网,发展旅游产业,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在深山打响,谷莫村面貌焕然一新。
党中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王敏深切认识到让农民获得尊严,唤起农民内生动力是扶贫关键。王敏和木呷带领村民搞土地流转,建立种植合作社,种植彝药和洋芋,利用东西协作扶贫契机发展可视农业。这个过程充满艰辛,每当遇到困难,总是能得到来自父亲和各级党组织的大力支持。谷莫村大丰收,产品畅销全国,村民们兴高采烈,木呷等几对青年准备婚礼。王敏号召大家移风易俗,在彝族年办一个彝族特色的集体婚礼。但就在婚礼前夕,父亲王德江带来了周林在格古村扶贫牺牲的消息,王敏悲痛万分。王德江、木呷和村民们日夜守护,父女情深使王敏倍感温暖,乡亲们的肺腑之言让王敏坚定信念,毅然决定到格古村继续扶贫,为实现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