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太妃的帷帽
唐太宗的后妃们习惯于骑马出行,如果觉得这样的场景有些难以想象,那么就去看一看越国太妃燕氏墓的墓室壁画中那位手捧“帷帽”亭亭玉立的侍女。
这一壁画片段意义丰富,最基本的一点是,让我们得以看到初唐时代帷帽的具体形制。1990年,燕妃墓壁画得以清理出土,而在那之前,关于帷帽,只能凭借文献记录与后世的图绘资料去理解。
《旧唐书.舆服志》有一段很重要的总结,勾勒出唐代前期女性出行时专用服饰的递变过程:
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暴羅,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寻下敕禁断,初虽暂息,旋又仍旧。成亨二年又下敕曰:“百官系口,咸预士流,至于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比来多著帷帽,遂弃冪羅;曾不乘车,别坐檐子。递相仿效,浸成风俗
过为轻率,深失礼容。前者已令渐改,如闻犹未止息..
则天之后,帷帽大行,幕雕渐息。中宗即位,宫禁宽弛,公私妇人,无复幕羅之制。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葫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
唐太宗时期,贵妇们骑马外出时会用叫作冪羅的长面纱兜头罩下,把整个人形笼在里面,一如今日阿富汗女性所披的“波尔卡”。但到高宗时代,帷帽兴起,代替了冪羅。
帷帽的最初用途在于遮挡风沙与日晒,游牧民族骑马跋涉时普遍戴用,很可能就是游牧文化的发明。唐帝国建立以后,沿袭北朝以来的风气,贵族女性,包括宫廷中的后妃、宫女,都习惯于骑马外出,于是,到初唐时代,帷帽被她们充作面纱,用以在马背上遮蔽身形。《旧唐书.舆服志》中便明确提到,帷帽的用途在于宫人、百官家眷骑马走在道路上时起障蔽作用。
全于帷帽的形制,宋人郭若虛《图画见闻志》中的一条汪义胖释得清楚:“帷帽,如今之席帽,周回垂网也。”这是一种在帽帽尚围垂挂一圈纱网的帽子,显然“帷帽”之称即是因护帷回绕而来,五代马编《中华古今注》中,“席帽”条则云:“本古之围帽也, 男女通服之。以韦之四尚垂丝网之,施以朱(珠)翠,丈夫士饰"依其说法,周沿缀帷之帽实际上属于男女通用的一种帽具,不过女用帷帽的垂络上会装点珠翠!
《图画见闻志》说帷帽是“垂网”,这让后人容易理解为纱、罗一类疏薄织物。《中华古今注》却指出这种帽子是“垂丝”。稍加观察便不难发现,燕妃墓壁画上的侍女手中所捧明显为一只竹丝或藤丝编的斗笠,斗笠的周沿接缀有一圈长丝绦,这些垂绦的排列颇为密集,形成一道薄幕,正是体现了“垂丝”的形式。如此的描绘倒与《中华古今注》的定义相符,由之可以确定,第一,画工在此所意欲展现的正是一只帷帽;第二,帷帽至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帽檐周围缀挂丝网,一种是缘帽檐周边悬吊一圈长丝穗。
壁画中手捧帷帽的侍女只有一位,那么,她掌上之物就只能是为墓主预备,画意是表现恭顺的侍女随时等待将帷帽献给女主人,伺候她上马出行。须知燕氏可不是普通女人,她十三岁即为秦王李世民侧室,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后封德妃,至高宗朝册为越国太妃,仕土府与皇宫中度过了大部分人生,且地位尊贵。这样一位皇妃的墓室中,特意画出预备她骑马使用的帷帽,初唐时代果然气质剽悍。头怀上,据《旧唐书,舆服志》所记,帷帽兴起于高宗统治例的水傲年间(650~655)。令人心生莫名感慨的是,燕妃于咸亨二年(671)年底入葬位于昭陵的陪葬墓,正是在这一年,帷帽的流行竟至于惊动到唐高宗,使得他第二次出手试图扭转不正之风。敕令中云“比来多著帷帽,遂弃冪羅”,显示高宗时是帷帽逐渐取代冪羅的过渡期。因此,燕妃前半生所熟悉、常用的乃是冪羅,帷帽要算她人生最后二十年中逐渐接受的新时尚。
也就是说,燕妃墓壁画呈现的,乃是帷帽盛行初期的样子。墓中所绘帷帽的帷裙很长,将此帽戴在头上,垂络大约能够遮蔽大半个身形。显然,帷帽最初乃是这般帷裙长坠的形态。从图中来看,长穗条条顺滑,并不紊乱,也没有缠绞在一起的情况,推测起来,彼此之间会以一道道横向的细丝进行编结,也就是说,其实这些长穗还是形成网络的形式。如此的围网显然要比纱、罗稀疏,帷中的身形也就更多地从疏网中泄露形象一难怪就在咸亨二年,唐高宗曾亲自下诏想要阻止帷帽的流行呢。
在那丝穗连成的疏网上装点珠宝或翠鸟毛,形成缀珠或贴翠而成的莹亮花纹,定然是异样的华丽。这是珠光宝气的面纱啊,也就难怪女性们不肯放弃,面对官方的压制,“初虽暂息,旋又仍旧”,皇帝的意志遭遇时尚流行的时候,会顿时变得软弱无力,宫廷内外的女性,负责装饰墓室的画工,都将圣旨当空气。
于是,帷帽很轻快地击退了天子的干预,到武周时期,竟气势如虹地变成了一统天下的女性骑马服饰。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武则天在少女及少妇时代,都常披戴兜头面纱即羅,在她成为皇后之后,如果骑马出行,会戴一顶燕妃墓中那样的帷帽。
帷帽盛行之后,帽“裙”即垂网或垂穗逐渐缩短,日益失去遮蔽女性身体形象的作用,最终收缩到肩部,仅仅能将女人的面庞笈在纱影里,身体的形象却暴露无遗。这就意味着,武则天时代,凡有能力骑马出行的女性,全都戴用这种浅纱至颈的帷帽。
到了开元年间,连帷帽也被抛弃了,仕女们索性“靓妆露面”。最有意思的是在唐人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中提到:“中年至西京市......男子衫袖蒙鼻,妇人领巾覆头。向有帷帽、冪羅,必为瓦石所及。”大约到天宝年间,女人戴帷帽反倒显得不合时宜,如此打扮着外出会遭到戏弄与侮辱。因此,如果在影视中表现开元、天宝时期的杨贵妃、虢国夫人等人骑马戴帷帽,那就犯了不准确的错误。
帷帽作为上层社会富贵女性流行服饰的全盛期,大约自永徽至开元初,前后为一个半世纪。不过,种种线索显示,这种形制的帽具并未就此彻底绝迹,一个最有趣的例子便是,直到当代,广东惠州等地客家女性的传统“凉帽”仍是帷帽的基本形制。相关记载见于清人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中“韩公帕苏公笠”条:“惠州、嘉应妇女多戴笠。笠周围缀以绸帛,以遮风日。名曰苏公笠,
眉山遗制也。”传说中宣称是苏轼将此种斗笠引入当地,因此拥有一个极催惹思古之幽情的雅称﹣苏公笠。从今日能见到的实物来看,苏公笠周沿的垂帛很短,不能掩挡面孔,其意图在于“以遮风日”,利用垂下的护帘遮阳避风。实际上,如此的形式与宋代广泛使用的“席帽”﹣即帷帽的男性版一致,因此,“苏公笠”的传说有可能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这种帽具是在宋代传播到惠州一带。
寻踪帷帽向周边国家的扩散也是很有意思的课题。日本在历史上便引入了与燕妃墓壁画所示异常相近的“帷帽”,结果,恰恰是在这个国家的现代影视作品中,帷帽与贵妇、与武士等形象联系在一起,被提炼为神秘、独立、飘忽无定、诱惑等多重含义的符号。黑泽明的《罗生门》中,无心的风将帷帽的长纱忽然拂开一线,那是风的错误吗......
不过,挑战笑点的是,经由日本影视得知这样一种风吹仙袂、容易营造神秘感的帽具,近年中国影视人也快活地迷上了帷帽,大片或热剧里,先秦、秦汉的美女们纷纷顶着轻纱飘晃的帷帽妖娆,根本不管是否制造了时代错误。
其实,早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就指出:“阎令公画昭君,已著帏帽。殊不知木剑创于晋代,帏帽兴于国朝。”原来大画家阎立本也犯过同样的错误,让王昭君头顶帷帽出了塞。但张彦远明确指出,帷帽是唐朝才兴起的一种服饰,因此唐以前的女性与之绝缘。
但是看来即使张彦远这样权威的声音也不能阻止今天的高人们。
此文摘自孟晖《美人图》,探讨中国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日常与美学创造。#任嘉伦《美人暮白首》2.28优酷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