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海珠区”概况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区南部,四面为珠江广州河段环抱,北部与荔湾、越秀、东山、天河区隔江相邻,东部、西部、南部分别与黄埔、芳村、番禺区相望。区域的主体为海珠岛(河南岛),此外还有官洲岛和丫髻沙岛。[6]
海珠区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濒临南海,受温湿的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暖湿润、全年温差较小、干湿季节明显的气候特征(本节实测数据资料均取自番禺区,因两区气候有较大的相似性)。[7]
一、日照
海珠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一年中太阳先后2次直射,因此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03.6小时,年日照率34%。日照时间下半年大于上半年,其中10月最长,平均为180.1小时,3月最短,平均为55.6小时。
二、气温
年平均气温为22.4℃,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8.7℃,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14.0℃。1991—2000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3℃,极端最低气温为0.0℃。由于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东北部人口稠密区比东南部果林区气温要高。
三、风
海珠区的风受季风支配,其主导风向是冬半年(9月至次年3月)盛行北风和偏北风,夏半年(4—8月)盛行东南和偏南风。每年的4月、9月为季风的转换月份。在夏季风盛行季节,特别是7—9月常受热带风暴侵袭。[8]
四、降水
1991—200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783.8毫米。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每年4月上旬开始进入雨季,至9月底结束,雨季长达6个月,集中了全年80%以上的降水量。一年中降水6月最多,达328.1毫米,11月最小,只有25.8毫米。前汛期(4—6月)主要由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带来降水,后汛期(7—9月)则多受台风(热带气旋)等低纬度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带来降水。而冬半年(9月至次年3月)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带来低温、干燥、少雨天气,此间降水量一般小于年降水量的20%。
森林植被
区内的森林植被主要是分布在村落附近台地上的杂木和人工栽种的马尾松林、小叶桉林、台湾相思林、竹林和一些被称作“风水林”的树木。[10]
(一)杂木林
这类林木主要生长在漱珠岗低缓岗地和台地上,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的次生林。树种主要是潺胶木、破布叶、阴香、朴树、盐肤木等。也有一些人工栽培的凤凰木、银合欢等混生,林下灌木有九节木、算盘子、罗伞树、了哥王、黑面神等。草本植物有土牛膝、地胆头、野苋、凤尾蕨、肾蕨等。一些古老的村边林多作为“风水”树保护下来,林相较密。[11]
(二)马尾松林
主要分布在仑头、北山等岗地。乔木以马尾松为主,林下灌木稀疏,以桃金娘、野牡丹、白背叶、算盘子、黄牛木等为主。草本植物常见的有芒箕、鹧鸪草、野古草等。[12]
(三)小叶桉林
主要分布在北山、黄埔、赤沙等岗地,林下灌木主要有桃金娘、岗松、梅叶冬青、山芒麻、金缨子等,草本植物有咸虾花、鬼针草、鸭嘴草、狗尾草等。[13]
(四)台湾相思林
主要分布在琶洲、石榴岗等岗地。林下灌木有山芝麻、马缨丹、排钱草等,草本植物有马鞭草、土荆芥、海芋、蟋蟀草等。[14]
(五)竹林
主要分布于赤沙、北山、仑头、官洲、琶洲、红卫、凤和、石溪等村,其中以赤沙、官洲较多。常见的是粉单竹、勒竹、撑篙竹、青皮竹等。此外,晓港公园竹树品种达103种。[15]
庭园植被
主要有乔木树种榕树、大叶榕、木棉、南洋杉、樟树、阴香、凤凰木、白兰花、木麻黄、桉树、紫薇、肢肠树、假槟榔、南洋楹、石粟、罗汉松等。灌木主要有桂花、茶花、含笑、黄蝉、大红花等20多种。草本花卉有长春花、金粟兰、兰花、龙吐珠、五色椒、百日红、夜合、秋海棠、仙人掌等。藤本植物有爆仗花、绿萝、使君子、爬墙虎、夜来香等。海幢公园和晓港公园等花圃还盛产鲜花和盆景。
将军庙
清代,河南有天后庙、关帝庙等颇有声名,但至当代均已毁。倒是一座纪念勇卫乡梓义士的“将军庙”至今犹存。此庙位于二龙街(今属龙凤街)将军直街内,始建于明代中叶,重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据传,有一位姓周的龙导尾乡更夫(司保卫之职),在一次与盗贼的浴血奋战中身亡,乡民十分尊重他的勇敢,尊称他为“将军”,特把其驻地建成小庙,塑像祭祀,称“将军庙”。
该庙面积为81平方米,是砖木结构平房,两进深,中间有一小横厅。正门有石刻阳文的对联:“功冠虎贲昭大勇,恩垂龙导焕重光。”庙内有几块石碑镶在墙上,字迹已经模糊。塑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建筑结构基本完好。[23]
圣旨牌坊
在海珠区龙潭村有一座“乐善好施”牌坊,因这座牌坊是秉承皇帝旨意修建、上刻“圣旨”二字,又称“圣旨牌坊”。[24]
南宋状元井
相传是张镇孙故宅的水井,人称“状元井”。张镇孙(1236-?),别字鼎湖,南宋咸淳辛末年(1271)进士,钦点为状元,先后任过秘书监正字、婺州通判、龙图阁待制等官司职。他为人持正不阿,甚得时人称颂,但又因此得罪了权贵,被罢官回到广东老家。及至元兵入侵,南宋濒危,又被起用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地方军事长官),负责守备广东。曾组织民众在谢村、石壁一线同元兵打过几场硬仗。后来元兵攻打广州,他据城死守,但终因军饷不继,城破被掳,在押解京师途中,自杀殉国于粤北大庾岭。当时文天祥听到这个噩耗亦非常悲痛。他生前著有《名臣言行录》、《见面亭集》和《四书析义》等书,是一位忠烈而且有学识的爱国将领。后人在其龙导尾故宅宅基上立庙塑像“千秋奉祀”纪念他,并称他为龙导尾乡开乡之祖,把他遗下的水井称作为“状元井”。[25]
黄埔村古港
黄埔村古港位于新滘镇(现琶洲街)黄埔村和石基村一带。明代,河对岸的扶胥港(波罗庙)淤浅,这里河面宽阔,村里有马鞍岗,是天然避风良港。清康熙年间,这里为外国商船碇泊所、粤海关的挂号口,一时船舶云集,有驳船直达十三行。当时此处是住有数千人的市镇,商旅辐辏,店肆鳞次栉比,甚是兴旺。如今尚有遗迹可寻。一门楼石刻“海傍东约”、“咸丰四年仲秋”等字;一石碑乃道光十七年(1837)泐石,文字内容述及当时的交通情况;还有英文石碑等物。村中街道布局与建筑风貌有古代滨海城镇痕迹,残存的洪圣庙、天后庙等显着古港特征。天后庙前对联“迹著莆田恩流凤浦,德敷海国泽被凤洲”可证当时这里航运发达。古时此村名凰洲、凤浦,后才称黄埔。今建有凰洲、凤浦牌坊。居民在清代出洋不少,新加坡著名侨领胡璇泽原籍此村。这里是广州最早的侨乡。[26]
文物古迹
海珠区(3)
在工业大道与昌岗交界处、同福路海珠区少年宫对面分别发现恐龙蛋片化石,对研究海珠区的地质地貌、矿产资源以及史前生物史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1954—1955年,在新港西路的中山大学校园内红岩土岗出土属于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等物,证明广州河南(今海珠区)范围内早有人类居住。1996年7月,在海幢公园南门西侧发现的汉代瓦窑遗址,可证明海珠地区早在汉代就有手工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区内数处出土汉墓45座,墓中各类文物也可见今海珠地区在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区内文物建筑,反映了海珠地区建筑艺术及社会发展的文明史。
从现存的旧址、名人故居、纪念雕塑,充分反映区内人民可歌可泣的光荣革命传统和敬仰先贤的优良传统。这些名胜古迹已成为海珠区爱国爱乡教育的基地,也是吸引旅游者的可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