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后一片“临平甘蔗”林
2018-11-16 11:55 | 余杭晨报
秋风起,天转凉。
在当下时令水果中,甘蔗可算是销量最大的果品之一。
“我们有28家门店,一个销售季大概能够卖出1000吨左右的甘蔗。”本地最大的水果商毛毛水果董事长江建华说,但甘蔗采购自福建、广东、慈溪等地,没有本地甘蔗。
临平水果市场老牛水果行做甘蔗生意已有十多年了,“昨天刚从金华拉过来一车,有300多扎,基本上一两天就能卖光。”水果行老板韩先生指着一扎扎近3米长的甘蔗说,前来批发的有本地和周边地方的超市、水果店,一个销售季可以卖出上万扎甘蔗。
临平人爱吃甘蔗,所以甘蔗销量很大,但这么热的市场行情,却基本被外地甘蔗所占据,本地产的甘蔗在市面上几乎见不到踪影。
甘蔗曾是临平最知名的特产
如果你是40岁以上的临平人,也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临平甘蔗去哪里了?要知道,甘蔗以前可是临平的知名特产。
据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江南区域史学者董建波所著的《临平商贸史》记载,上世纪30、40年代,仅临平周边农村一年可产甘蔗20多万担,杭县3个区的甘蔗产量有50余万担,是临平地货业的主要特产之一。
临平地方志研究者应朝雄是老临平人,对临平甘蔗颇多研究。据他考证,临平甘蔗松脆多汁、甜而不腻、食之口中无碎屑,享有“脆比雪藕甘比蜜,滴滴入口沉疴痊”的美誉,自南宋时被列为朝廷贡品,宋人吴自牧所著《梦梁录》中就有临平甘蔗的记载。
“临平甘蔗有紫皮、青皮和芦蔗等3个品种。”应朝雄说,一般而言,临平甘蔗以上塘河为界,河南面农村以种植紫皮为主,河北面以种植青皮为多。每年9、10月进入收获季,至立冬前后为旺季,原临平火车站附近公路沿线会自发形成“甘蔗一条街”,供南北客商和当地居民选购,量大的蔗农还用船运到外地去销售。
地没了 慢慢也没人种了
“我们以前经常去上海、苏州、常熟、昆山等地卖甘蔗,全部走水路用船运。”东湖街道滩里社区的老农曹玉庆今年68岁,他告诉记者,年轻时,他家种了四五亩青皮甘蔗,一季可收获1500多扎。“当时村里有56户人家,家家户户都种甘蔗。”他说,后来土地都被征用了,慢慢也就没人种甘蔗了。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临平周边农村种植甘蔗的数量逐年减少,如今已基本看不到成片的甘蔗田,仅有少数农户在零星种植。
南苑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蒋建萍告诉记者,“我们街道的农产品主要以粮食、蔬菜和花卉为主,很少有村民种甘蔗的。”
甘蔗林里孤独的坚守者
经多方打听,塘栖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正荣向记者提供了一条信息:该镇姚家埭村12组村民朱长根可能在种甘蔗。随后,记者辗转联系到了朱长根。
“是的,我在孤林村(现隶属东湖街道)承包了46亩地种甘蔗。”今年65岁的朱长根说,今年的天气好,青皮甘蔗特别甜。
说到种甘蔗,朱长根感触颇深。他说,他的爷爷、父亲都是种青皮甘蔗的能手,他自己从17岁那年开始种甘蔗。每年清明前后落种,叫“排甘蔗”,甘蔗地里还要起沟、灌水,利于保持水分。从夏天开始,生长中的甘蔗需要扒叶,一共要扒4次叶,甘蔗叶子都是带锯齿的,一不小心,手和脸都要被割伤,很是辛苦。
立冬前后,甘蔗可以收割了,农村里叫“倒甘蔗”。用专门的撬杆在甘蔗的根部撬起,然后再“扎甘蔗”,用甘蔗叶将10根扎成一捆,就可以售卖了。
甘蔗量大,一下子卖不光怎么办?还要“窖甘蔗”——甘蔗地里挖约30厘米深的浅坑,以10扎为一层,中间填上甘蔗叶并浇水,一层层叠上去,最上面盖上泥土。经过这样的窖藏,甘蔗最长可以放到次年的清明前后。
“本地的青皮甘蔗,味甜、渣少、特别鲜。”朱长根说,尽管受到外地甘蔗冲击,但还是有不少人喜欢吃本地甘蔗。前几年,他只在自家村里种,后来到孤林村包地种甘蔗,零零碎碎加起来约有40多亩地。
现在,朱长根在塘栖镇张家墩路开了一家水果店,专门卖自己种的青皮甘蔗,渐渐打出了一些名气,不断有客人慕名来买。“我身体蛮好,挑个200斤也没问题。”朱长根说,现在种甘蔗的人越来越少,但他打算种到种不动为止,“虽然赚不到多少钱,但不能在我手里断了。”
离朱长根甘蔗店不远的张家墩农贸市场对面,塘栖镇专门辟出了一小片空地,作为当地农民的甘蔗自产自销区块。来自塘北村郁家斗的蔗农沈子庆夫妇正卖力地招徕客户,“地方有点偏,礼拜天生意好一点,平时人不算太多。”沈子庆说,他今年种了2亩半的甘蔗,算是村里种得最多的。
应记者请求,沈子庆特意放下生意带着记者来到他自家的甘蔗地,地肥水足,一色的青皮甘蔗长势正好。“现在,年轻人都去厂里打工了,不高兴种甘蔗,嫌太苦,又赚不到钱。”
沈子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能出产约400扎甘蔗,一季可收1000扎,大概能有4-5万元收入。“也就是挣个辛苦钱,五、六十岁以上的村民才愿意种种,以后肯定越来越少了。”说这话时,沈子庆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落寞。
曹玉庆说:“这一片原来都是我的甘蔗田。”
沈子庆和他的甘蔗林
韩老板说:“我一季能卖10000扎甘蔗。”
临平甘蔗成就的艺术梦想
说起本地甘蔗的日渐式微,知名花鸟画家、余杭画院画师马虹颇为感慨,“我的创作生涯和甘蔗有不解之缘。”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马虹在时任区委宣传部领导的鼓励下,创作了一批具有余杭特色的花鸟画作品,有塘栖枇杷、临平甘蔗、三家村莲藕等。其中,马虹尤其偏爱画甘蔗。2002年9月,马虹国画作品《甘蔗田曲》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欢庆十六大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荣获优秀奖,给了她极大信心。此后,艺术激情一发不可收拾,马虹创作了一系列以甘蔗为题材的作品且屡屡获奖,作品《紫皮甘蔗》被浙江画院永久收藏,作品《甘蔗》被区政府作为区礼赠送荷兰韦尔特市政府。由此,马虹也被业界戏称为“甘蔗专业户”。
“我对临平甘蔗的感情比任何人都深,难以用言语表达。”马虹说,“可以说,是甘蔗成就了我的艺术梦想。”以前,在每次创作前,她都会带着相机,背上画夹,在临平周边的甘蔗地写生采风、流连忘返,普通的甘蔗,入眼的是浓浓乡情,入笔的却是淡淡诗意。
虽然这些年临平甘蔗越来越少了,但马虹与甘蔗早已结下“不了情”,“这辈子会一直画下去。”马虹说。
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施鸿鑫说,从今年开始,该中心启动了一项名为“余杭区农业地方种质资源保护”的专项工作,对小林黄姜、临平甘蔗、崇贤茭白、莲藕、大红袍荸荠和茨菇等6个传统地方农产品进行种质资源保护,“每个品种落实专项资金和2个基地,保护这些老底子传承下来农业特产种源不会消失。”
网友声音
网友国国季: 我曾在塘栖丁河公社朱家角认插队十多年,每年霜降过后,镇上长桥下面临街马路上到处是卖甘蔗的农民,上河青、紫皮甘蔗,一捆捆排着,任意挑选,每根两毛钱。咬上一口,满满的糖水,味道鲜甜极了!
网友曹林凤:我是70后,是临平周边人,我的爷爷和爸爸都是种青皮甘蔗的能手。每逢收获的季节,爷爷和爸爸会摇着水泥船去上海和常州等地卖甘蔗,他们有时也会换回稻谷。如今,甘蔗没地方种了,这些都成了美好的回忆。“情怀”二字,不可言说,只可深深回味……
(原标题《我们寻找最后一片“临平甘蔗”林》作者:余杭晨报 编辑:戚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