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卓别林巅峰之作,明明是部喜剧却为何处处露出心酸?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名史观今
编辑 | 名史观今
前言
卓别林在拍摄《摩登时代》的时候好莱坞已经进入了有声时代,但是他仍然坚持以默片的手段完成制片。
迄今再看此片,许多段落构思巧妙一气呵成,虽然是80年前的片子了,但观众仍然会为许多精彩段落叫好。
在本片中,卓别林继续演绎了他经典的流浪汉形象塑造了一个被大工业时代碾压但仍然有爱有温度的绅士形象。
《摩登时代》这部电影人物塑造真诚感人、故事脉络清晰明快,而卓别林在其中的表演也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浓烈的一笔。
出道即巅峰
《摩登时代》的故事背景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虽然影片一开始用了丰富的内容表现了工厂里没有喘息的、重复性的流水线工作,但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多么辛苦能有工作还是幸福的,因为当时有大批的工人失业,他们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卓别林很敏锐的看到了当时资产阶级机器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个人幸福之间的矛盾,所以才会创造了这样一部“摩登时代”,影片中有许多他个人表演的经典段落都来自于卓别林对于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提升。
比如:卓别林扭零件扭到发疯,所有生活中的六边形他都想扭,还有他想躲在厕所抽烟休息却马上被经理发现,这些细节非常生活化又让人会心一笑。
影片不仅简洁流畅而且摄像机和表演配合的精确性很高,卓别林和身边的环境、道具产生了层出不穷的噱头。
比如:主人公查理在餐馆端烤鸭时,摄像机有节制地俯瞰着跳舞的人潮上面主人公勉力托举的那只托盘。
还有查理和女主角进入到破木屋后,他一关门后的房梁掉下来,刚想坐一下后桌子塌了,一拿扫帚后房顶塌了下来,一靠墙后直接跌进河里……这一连串的肢体语言的表现力让人叹为观止。
这些精巧构思都具有难以逾越的精确,而表演和道具的精准配合想必也是经过反复的测算和多条的拍摄才得以完成的。
别具一格的风格
任何一部影片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夸张的成分,没有夸张艺术就失去了张力。
喜剧本身也能体现夸张,但是与其他电影形式存在差异,喜剧的夸张更多的是营造“笑点”让人看了以后开怀大笑,借此塑造人物形象来深化主题。
在《摩登时代》中,查理因为长时间在繁忙的流水线重复同一个动作,终于不堪重负神经失常,只要看到六边形的东西就想扭,甚至去拧女人衣服上的纽扣。
这个夸张的设计不仅让人捧腹,并且很符合电影逻辑。
因为查理在车间中整天在流水线上反反复复的拧螺钉,让他几乎崩溃,他发疯后的举动也不足为奇,这种出于职业的本能与病态趋向让影片更加真实。
本片中查理那些能戳中笑点的夸张举动都是来自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映照,是“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演绎。
因为卓别林是以表现小人物而闻名的喜剧大师,无论他经典的流浪汉形象还是对社会现实的种种批判,都是极为生活化接地气的。
而且他是一位非常善于营造喜剧情景的大师,卓别林电影中的一个基本手法是先营造一个背景环境,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塑造人物性格才能更好地揭示出影片主题。
一个电影之所以具有喜剧性,是因为内心向往与所处环境相悖,不适应或者不服从这一环境,这样就容易与社会发生矛盾,出现各种囵事。
因此,在《摩登时代》中,卓别林就营造了一个特定的背景环,无数的工人涌进工厂,工厂里始终飞速运转的流水线,经理监视工人的大屏幕无处不在,工人除了吃饭已经没有丝毫休息了。
但是经理仍然觉得速度可以更快、效率应该更高,种种不平衡一步步展现了人物与环境的矛盾以及产生的窘境,进而能够与人物性格的塑造遥相呼应。
后来,查理被工厂开除后又经历了进监狱、给百货大楼看门、重回工厂、餐厅表演、被警察通缉等种种窘境,中间发生了各种事,让人捧腹中又夹杂着泪水。
机械时代的来临使人们沦为了重复劳动力,资产阶级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使一切都要更快、更有效率。
而在追求过程中种种对人类自身生活的忽视导致了很多问题,这也催生了卓别林的这部《摩登时代》。
这是一出带有深刻社会性的讽刺剧,它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内心需求,为人们无处抒发的困惑和苦闷找到表达的出口。
比如:影片中多处对于当时这个“摩登时代”的讽刺,看似随着科技发展,人类进入了飞跃发展的机器大工业时代,但是这并不代表人类进入了幸福时代。
影片一开头就出现了羊群与工人的相似蒙太奇,工人这个完全泯灭个性和个人意志的群体,就像任人宰割的绵羊,只是机器和资本家的奴隶。
而之后自动吃饭机的段落更是反映出资本家为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不顾一切,尽一切可能压缩工人的休息时间,主人公查理被吃饭机搞到发疯的囿态虽然好笑,但更引起了人们的思索。
《摩登时代》的现代性意义
卓别林是一位天才的电影大师,他平衡喜剧和悲剧元素的能力令人称赞,其中很多段落都是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喜剧的分寸感始终把握的很好。
卓别林的表演主要是滑稽且略带超现实的影像风格,这使带有批判性的喜剧性影像在戏剧化情节的进展中呈现出严肃的悲剧性气氛。
在剧情发展方面,尽管主人公查理自己也有很多糟心事,但当他第一次遇到女主角时还是毫不犹豫的就帮助了她。
尽管他是有着自己的目的,但也说明查理本身是善良和温暖的,尤其在遇到女主角后,两人的对手戏更是令性格更加丰满起来,两人有着对于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
虽然他们无处安身,但是不妨碍幻想一下漂亮豪华的小家,紧接着,从幻想中的豪宅来到了现实中的破旧木屋,画面反差巨大。
但是当女主角兴高采烈的带着查理一起来到小木屋面前时,字幕上出现了“…It sparadise”,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幻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
但是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两人的欣喜若狂,由此观众被由衷地被打动了,这种情绪的起伏,悲喜的切换自然真实,对于理想和现实差距的无法掌控,包括现代人生存困境的难题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小人物的黑色幽默
不论是在什么时代,小人物永远是存在的,他们以被压迫的身份和及其无奈的社会处境,制造一种黑色幽默式的对抗。
卓别林塑造的流浪汉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在他的影片中以滑稽的喜剧方式为载体表现严肃的悲剧主题,进而歌颂小人物的真诚和善良。
同时他在电影中运用了种种反讽式的艺术手法讽刺社会现实与不拘于现状的“疯子”,通过小人物的视角,将社会中各种不公平以及丑陋揭示出来。
相对于机器、相对于工厂,主人公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而之后的种种阴差阳错,查理被警察误抓,在监狱里意外成为英雄,种种遭遇充分说明作为小人物的查理是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
这也表现了一个工人劳动者身处社会最底层不能凭借意愿,只能苟且生存,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创造价值。
但是小人物也不是一味忍受,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们有打不倒的小强精神。
在本片中,查理更不是一味忍受,虽然在结尾和女主角两人又一次面临无处安身的窘境,但是查理鼓励女主角不要放弃,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两人微笑着鼓起勇气重新上路了。
无声电影的形式类似于哑剧,以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营造喜剧气氛,因为没有对话,有时候关键性的内容交待就通过“间幕对白”表示。
不过这样的间幕在影片中的运用其实并不多,大部分情况下,卓别林主要还是依靠肢体语言塑造人物形象传达人物思想。
这里要特别表扬一下影片的音乐,本片的音乐由大卫·瑞克森创作,但卓别林也亲自参与了背景音乐的创作。
卓别林本身会演奏小提琴,但他并没有系统的学过作曲,所以他一想到什么曲调就让瑞克森马上记录下来,然后瑞克森再根据剧情将这些模糊的曲调编配成流畅的原声音乐。
整部影片的配乐叙事性极强,与剪辑、情节的配合衔接天衣无缝。
卓别林曾说:“在我的影片中,音乐和主旋律将变成动作的主要基础,和戏剧性表演本身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除了《摩登时代》,他的很多电影配乐也都由自己挑选各种古典音乐小品或自己根据情节创作完成。
此外,在《摩登时代》中,绝大部分镜头使用全景,卓别林曾经说过用特写镜头看生活。
生活是一个悲剧,但用长镜头看生活,生活则是个喜剧,即全景和远景适合表现喜剧,特写通过对面部表情的描绘更适合表现悲剧。
所以在本片中,比如结尾卓别林在餐厅的歌舞表演就是用了长时间的人全景别,充分展现了卓别林的天才表演。
虽然《摩登时代》整部影片并不是强情节的,卓别林也不太使用剪辑来切换节奏,但是在他大段的个人表演段落中都有着内在节奏的把控。
比如:卓别林在百货大楼溜冰的场景,他常常溜着溜着就到了没有栏杆的二楼边缘,观众的心理非常紧张,而卓别林却悠然自得。
可以说他的个人表演段落中内在节奏都没有散掉,反而牢牢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
再比如:自动吃饭机的段落,当机器突然失控,虽然卓别林表演的非常滑稽,可是内在心理情绪是非常紧张的,这种机械对人造成的“异化”可以说让人的每一根神经都变得紧绷。
卓别林的影片不是靠语言,而是靠情节、动作来发展叙事,所以全世界不论男女老幼、有没有对白、懂不懂英语的人都能被他的表演所打动。
在本片中经常可以看到卓别林的动作明显加快,因为当时拍摄的画面是每秒16格或20,所以按照正常速度放映时就会变成快动作,这样就加强了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带来了喜剧效果。
比如:卓别林看到招工启事后奔向工厂的段落,带有强烈叙事功能的音乐配合上卓别林快速的飞跑速度,他以神一般的速度在最后一秒挤进了工厂大门。
结语
《摩登时代》主要突出了现代化过程中机器大工业的迅猛发展对于普通劳动者的冲击,这样的经典放在不同的时代和语境当中看,都能有不同的体会。
在本片中主人公追求传统价值观,追求家庭温暖,而在面对现代化进 程的种种无奈和矛盾就契合了当代人的情怀,戳中了当代社会的软肋。
卓别林的电影风格非常突出,包括《摩登时代》这部影片,本质上其实还是一部流浪汉的个人电影,但其实可以称得上是唯一充分再现了20世纪人类面对社会和技术机械时的彷徨感的电影寓言。
卓别林的电影影响了许许多多后来的电影人们,他的艺术风格带有他 自己鲜明的烙印,并给世界电影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016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式上唯一的舞蹈节目《爵舞奇迹》选择了五部影片演绎,第一部致敬影片就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当扮演卓别林的舞者从天而降时,80年前的这部老电影重又散发着古典的魅力,向卓别林致敬,希望每一次对他的作品的回顾都能有不一样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