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详解是什么?
在社会学中,到底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这个问题一直在讨论中,热门程度完全不亚于“是鸡先生蛋还是蛋先孵鸡”,但看似没有结果的讨论背后,只是双方的标准和道德观不同造成的争议罢了,事实上,圣人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
品性不好的人,变老之后就成为品行不好的老人了,也就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但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并不是一句独立的话,它本身还有前话: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
所以孔夫子当年说这个话的时候,并没有”攻击”老人家的意思,包括他本人,在说出这句话时都已经是老人的年纪了,孔子的很多思想很容易被后人曲解,其实孔子还是一个相对唯物客观的思想家,他阐述了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没有什么道德基础、到老了也大致没有什么变化。
对“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另类解读,也就大可不必了。
孔子骂的是谁?
孔圣人一生语录众多、思想更是仁、礼为先,要说他这一辈子最大的特点,大概就是“淡定”、“脾气好”,他当年“收服”学生子路的时候,被子路揍过好几顿,要是一般人早就弃之而去甚至是还手了,但孔子却仍然孜孜不倦地诲人,最终让子路对他心服口服,跟在身边学习。
得脾气多好、道德水准多高的人才能做到孔子这般?
所以孔子的核心思想“有教无类”,那不是嘴上说说的空话,孔子本人是实践过的。
但也是这么仁善的孔子,曾经对一个友人的行为愤怒不已,以至于他说出“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虽然这句话看似没什么杀伤力,可在孔子那个时代,就等于是让其“社死”了。
这个友人,正是鲁国人原壤。
原壤这个历史人物,其本身是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而他之所以能够在历史圈扬名,完全是因为他有个好朋友孔子,原壤和孔子都是鲁国人,在孔子周游列国前,便已经和原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孔子的交友态度与他的教育态度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他交友也不分太多贵贱。
可不分贵贱,却不意味着“不分道德”,如果是一个平民百姓穿着邋遢的衣着到孔子面前,孔子都会不吝教诲,但如果是一个衣着华丽可行为举止却透露着“无礼”的人,孔子会先说教几番,如果多次劝诫还是无果,那么孔子就会放弃。
所以孔子是一个很重视道德的人。
刚刚好的是,原壤就踩了孔子的“高压底线”。
原壤丧母,疯疯癫癫。
原壤的母亲去世了,这件事在天下几乎没有引起波澜,但却影响到了孔子,因为孔子是故人,是原壤的朋友,于是孔子便带着弟子回来“拜访”原壤,孔子也不亏是道德救火队长,预感到谁经历人生低谷,便立即赶到现场加以“安抚”。
当孔子千里迢迢、日夜兼程来到了原壤家后,孔子却看到了极其“厌恶”的一幕。
首先是礼仪坐姿,原壤立马就给了孔子一个“大惊喜”。
周代春秋时期,这是一个“礼法”自上而下普及的高速发展期,以前的礼法是在天子和诸侯之间才讲究的,但随着时代进步,老百姓也开始要有“特定”的礼法衣冠,不能随意过生活。
比如在“坐姿”这个问题上,时人就规定必须“跪坐”待客,不然的话就会被视为无礼。
为什么要跪坐呢?这还是跟当时人们的衣服设计有关,在那个时候男子也是穿长裙的,而且为了方便日常生活,里面的裤子就会设计成“开裆裤”,这也就是说,只要有人不小心那就会“走关”,而坐姿问题,就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假如坐不好,而且两腿还岔开,客人“看到”的又能是什么?因此不礼貌者自己走光了,被冒犯的人也许是一阵恶寒,而孔子所看到的原壤,就是这么一副德行。
原壤在母亲去世后,或许内心有着很大的痛苦令其颓废,所以他的行为举止变得“怪异”不雅,他明知道孔子是个讲究礼法的体面人,却非要伸直了腿“迎接”孔子,这种姿势就难免让孔子看到了“不该看”的地方,因此甫一碰面,孔子的心里就已经有疙瘩了。
可考虑到友人的处境,孔子并没有说什么。
这次来找到原壤,本质就是“奔丧”,或许原壤的母亲对孔子也很不错,所以孔子第一时间提出要与原壤一同为其母亲的棺木做一番清理,在那个时代叫做“沐棺”,沐棺等于是象征性地为逝去的人“擦拭”身躯,以干净的姿态下葬,而到了这一步,每个人都该严肃才对。
于是孔子就拉着原壤开始了沐棺,可原壤一开始还表现得很正常,渐渐地,他就开始有点“不正常”了。
原壤忽然站在母亲的棺材上,向孔子提出他要唱歌,他说他已经很久没有唱过歌表达感情了,于是不顾孔子的阻挠自顾自地唱了起来,原壤的情绪融入其中,仿佛自己就是歌曲中的主角,这种场面在艺术家的角度看来是颇有艺术韵味的,但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大逆不道”。
如果这是艺术,那么原壤的艺术太超前了,周代暂且无法承载。
所以孔子心淡了,看到原壤的表现,他只能默默地离开原壤的房子,而原壤还在自顾自地唱着歌,丝毫没有管孔子的离开,在这一刻,喜欢对人说教的孔子并没有说太多的话,孔子的弟子问他,为什么不阻止愿望荒唐的行为呢,孔子摇了摇头,继续往外走。
走得远了,孔子若有所思,才对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
孔子说,只有尚且在世的亲人、没有失去的亲人,而好友、旧友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没有失去的旧友才是过去认识的那个人,可原壤的行为却已经“判若两人”了,言外之意,孔子失去了他,他也同样失去了孔子,所以孔子不会再自持身份对原壤说教。
这番话,孔子表现出的意思就是要和原壤绝交了,而孔子内心里对原壤到底有没有共情或者是怜悯,孔子并没有说太多,事实上,在孔子看到原壤不雅坐姿的那一刻,孔子还是犯了说教的毛病。
当原壤张开腿坐着的时候,孔子拿着手上的杖轻轻敲打了原壤的小腿,意思是让原壤把腿收回去,不要再制造这么不雅观的形象,而后孔子又对原壤讲了一番道理,大意就是让原壤不要倚老卖老,越是老了就越要有老了的样子。
可见原壤并没有听孔子的话,不然原壤后来也不会故意去唱歌,要知道当时在场的友人就只有孔子,原壤唱歌的行为,不就是做给孔子看的吗,之所以要这样,要不就是对孔子的“好为人师”感到不满,要不就是对道德礼法的一种叛逆。
原壤的作为也勾起了孔子对他的回忆,于是孔子如此总结: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他说一个人,从小的时候就没有谦卑之心,对老师、家长根本就不尊敬,而在长大后,也没有做出什么体面的成绩可以对人述说,这种人,一般来说就是性格决定的悲哀命运,所以当这种人老去时,他的本性和悲哀也是不会改变的,以前不尊重别人,老了也一样。
这便是“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来由,孔子从来都没有对老人这个群体“开炮”,他讲述的,反而是一个人客观的发展状况,因为这段话的意思,本质上印证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从小尊师重道而且在长大后颇有成就,那么到老了,一样不会差到哪里去,反之,就显得不堪入目了。
孔子说的“贼”到底是不是原壤,我们并不能确定,或许这番话是触景生情便有感而发,孔子一生见过的人那么多,他其实对人才是最了解的。
试问,提出“有教无类”这种思想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无非就是要看过很多“类型”的人,有教无类,本质就是知道有各种各类,从而能够包容,所以孔子对人性有发言权,他阐述了人一个普遍的现象,假如年幼、年轻的时候品德不行,那么到老了也大概不会好到哪里去,虽然不排除有人会发生改变,但改变终究是极少数。
这句话说起来是很尖锐的,但事实就是,很多时候并非是老人变坏了,只不过是坏人变老罢了,那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各种阶段,不同阶段做的事情都不相同,不过核心的出发点还是大致不变的。
而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在后来产生了“歧义”,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针对老人。
譬如有人说,老人在年老之后变得邋遢,性格也更加古怪,种种行为让年轻人无法与他们相处,于是有人将这些老年人说成是“老贼”,贼并非是指偷窃了什么,纯粹就是骂人的话,事实上,这种歧义可以视为基于代沟所产生的。
再比如,古代一些年老的朝廷大臣,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大从而变得越来越“胡涂”,可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恋权,对于手上的权力他们从来不想放松,可一方面是已经变老的身躯、变得迟钝的头脑,一方面是需要高强度思考的政治,他们占据高位却又做不出应有成绩,结果只能是误国误民。
这也被视为“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最好解释。
可不管后人的意思再怎么变化,都与孔子曾经所说的本意不同,孔子并没有对人性所绝望,只是讲述了他所认知的人性成长,但后世的“老而不死是为贼”,透露出的是对上一辈人无度的偏见,假如老者都符合“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说法,那世界岂不是很悲哀,你说对吗?“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出自《论语·宪问》, 原文如下: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解
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朋友。
夷:箕踞,张开腿坐在地上;
俟:等待,胫:小腿。
孙第:同“逊悌”,指代礼仪。
贼:指危害社会的坏人
译文
原壤两腿像八字一样叉开坐在地上,等着孔子。孔子看见说道:“你小时候不懂礼节,长大了毫无所成,老了还给别人做坏榜样,真是个祸害社会的坏人。”,说完,用拐杖打他的小腿。
原壤是孔子从小就认识的朋友,孔子对他很了解。
据《礼记·檀弓下》记载:原壤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孔子去帮助他料理丧事,他非但不伤心,还敲着母亲的棺材唱起歌来,孔子觉得原壤是没有孝德的人。
所以,孔子这样严厉骂朋友“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因为他“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恨铁不成钢之意溢于言表。
而后世人断章取义,把这句话连起说成“老而不死是为贼”,误以为是孔子对老年人的一种辱骂,这显然与孔子本来的意思截然不同。
像原壤这样的人,活着没品没德,对家庭和社会无所助益,还经常“为老不尊”、“倚老卖老”,活着也就是烂人一个,这样的人越活得久越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多祸害,那便就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所以总的来说孔子是劝诫人要有品德、廉耻、荣辱和一些最基本的礼仪,发挥一个老人该有的标榜作用,为年轻人多做一些正能量的榜样。
文中的“原壤”,是个人名。原壤与孔子是同乡老友,但他们的性格却大不相同,孔子谦逊有礼,原壤则散漫随性。
有一年,原壤的母亲病逝了,作为老朋友,孔子第一时间带着弟子前去吊唁。
然而,当孔子怀着悲痛的心情踏入原壤的家门时,他却被眼前的景象气坏了。
只见原壤家的厅堂里,堆满了乱七八糟的杂物,桌椅上蒙着厚厚一层灰尘,各种垃圾让人无处下脚。
孔子一向儒雅清流,见老友将家里弄得如此脏乱混浊,他心里无名火蹭蹭地窜。
孔子本想发作,但转念一想,或许是因为原壤沉浸在失去母亲的悲痛中,才没有心思注意周边卫生的。
于是,孔子在门口长舒一口气,便踏进原壤的家中,他在客厅环顾了一圈,都没有看到原壤母亲的棺椁。
按说,此时原壤应该是身穿孝服,在灵堂前跪守母亲的棺椁才对。可屋内不仅看不到棺椁,就连原壤这个大活人也没出现。
此时的孔子再次怒火上头,他四处寻找原壤,打算一问究竟。
最终,孔夫子在房间里找到了原壤。只见原壤歪着靠在床头,两条腿四仰八叉地伸展着,那姿势类似于现在网络流行的“葛优躺”,除了不够雅观之外,别提有多舒服自在了。
现代人在家中偶尔放松一下倒也无伤大雅,但原壤身在古代,那时候的人对各种礼仪十分讲究,无论是坐姿、站姿甚至是走路的姿态,都有相应的要求。
就比如说,古人坐下来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正坐”的方式。
简而言之,就是双膝着地,把臀部压在脚跟上,两脚脚背朝下,同时保持上身的正直,安坐而如钟。
“正坐”也称为“匡坐”,是古代最合乎礼仪的标准坐姿。毕竟,正坐给人的感觉就是将身体的“正”和内心的“中”完美呼应,体现君子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
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的言行举止也是时刻贯彻着这种精神。就连他在垂暮将死之时,他还坚持着“当户而坐”,以示礼度自守。
话说回来,原壤看到老朋友孔子到访,他并没有立刻收敛自己的坐姿,依旧一副吊儿郎的样子对着孔子打招呼。
凭着两人多年的交情,孔子对原壤的习性他早已见怪不怪,尽管平日里孔子对他苦口婆心各种规劝,但原壤依旧保持自我。
孔子也很理智,自己是来吊唁来帮忙的,此时对着原壤生气发飙毫无意义,于是,孔子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口问道:“老母亲的棺椁在哪里?”
原壤给他指了指,孔子朝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当场直呼了无数个“好家伙”!
只见原壤母亲的棺椁上,同样布满了灰尘和各种污渍,还堆放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
孔子气得话不多说,便开始自己动手,清洗原壤母亲的棺椁上的灰垢。
然而,原壤接下来的的一个举动,直接让孔子无语凝噎了。
孔子开始劳动,原壤也就从床上爬起来,他走到了他母亲的棺椁旁边,用手将棺敲得“噔噔”作响,随后说了句话:“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
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说:我好久都没有唱歌了。
紧接着,原壤就开始了他的表演,他深情唱道:“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
(歌词翻译:狸猫的脑袋上有好看的斑纹,摸起来十分柔软,那感觉,与摸着一个女子的小手是一样一样的。)
也不知道原壤是怎么想的,竟然在母亲的棺椁旁边唱起小狸猫的柔软来了。
可想而知,在场的弟子们无一不震惊,但碍于孔夫子在场,他们也不好给出反应,都表现出一副耳聋眼瞎的样子。
估计当时孔子的内心不仅无语并且崩溃,甚至还有当场把这个故交弄死的想法。
但孔夫子是个文化人呐,更何况还有弟子在场,他仿佛没有听见原壤的歌声,继续清洗着原壤母亲的棺椁。
当时在场的一个弟子实在忍不住了,就悄悄地问孔子:“老师,您能不能和这样的人绝交呢?”
孔子沉默了片刻,然后才缓缓说道:还是算了吧,亲人终归是亲人,故友也终归还是故友。
料理完丧事后,孔子和原壤坐在一起。他忍了许久,终于可以好好和老友交流交流了。
这次,孔子放弃了苦口婆心的劝说,而是直接掏出随身携带的拐杖,敲打原壤的小腿。
孔子一边敲打着原壤,一边严肃对他说:“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意思是说:你(原壤)年少的时候张狂不懂事,长大之后又一无所成、碌碌无为,你这样的人,将来老了也是个很坏的榜样,是个祸害社会的人。
身为老朋友,孔子却像原壤的家长一样,为他操碎了心,甚至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是劝诫朋友,如果一直这样没品没德地活着,对家庭和社会无所助益,还经常“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祸害,就算活到老也是烂人一个。
孔子的这番语录和思想,放到当今社会也不过时。
当今社会也一直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正能量,但随着网络信息传播的普遍性,出现了一些倚老卖老、博取同情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一度屡见不鲜,也让善良的人士在伸出援手的时候开始迟疑。他们甚至发问:现在的老人都这么坏了吗?
其实,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就像孔子说的,一个没品德的人,到老了也只会做出为老不尊的事情。
孔子的本意,也是为了劝诫人们,要有有品德、知廉耻、讲荣辱。发挥一个老人该有的标榜作用,为年轻人多做一些正能量的榜样。
不过呢,随着后来的众口纷传,以及不少人的断章取义,孔子这句正能量的话话就被传得只剩下半句,也就是这后半句“老而不死是为贼”。
甚至还有不少年轻人,标榜这是孔夫子说的“真理”,用来辱骂老年人,把帽子扣到了孔子的头上。
孔夫子若是知道他这句话被曲解为伤害老人的恶语,他估计都要掀翻棺盖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