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九中新校:百年老校新气派
■九中艺术楼、天象馆
■九中宿舍效果图
■学生食堂
■校史馆
■青岛九中新校区方位图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刘 淼 文/图
从春到秋,青岛教育在一路期许、收获中走过。
再过6个月,青岛五所新建高中将同时启用。每所学校均占地27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这将给长期囿于狭小空间的青岛高中植入怎样的基因?于是,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五所高中,先睹为快……
●新校地址:黄岛新区团结路龙斗山下
●占地面积:262.4亩
●建筑面积:104219平方米
●竣工倒计时:6月组织检测和验收
●交通条件:已与青岛公交集团协调,计划开通6条公交线路
通达市南、市北、李沧区,方便学生周末往返
从1900年礼贤书院迄今,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一直在上海路7号的25亩空间中偏隅一角。
徜徉在有些陡的校园主路上,看到两旁的院士雕像,慨叹学校历史的厚重。的确,建校百余年中,青岛九中培养了一大批党政军各级领导、理论家、军事家、运动专家和艺术家,仅院士就有八位:两院资深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中国科学院院士曲钦岳、解思深、朱兆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高从堦、谢立信、戚颖敏,在青岛学校中可谓首屈一指,故有“学在九中、院士摇篮”之美誉。
2012年,位于黄岛新区的青岛九中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出老校区,车子沿窄窄的上海路行进,过海底隧道,行驶35公里后到达黄岛新区团结路。远处的龙斗山下,一片红色的建筑很是壮观,九中新校到了。
建筑风格——
欧式学院派
在九中新校区的西南角,一座砖木混合的两层小楼与周遭的楼群相比尤为引人注目。尖尖的红瓦屋顶,绿色的木制栏杆,这是按照1:1比例由老校区百年历史的礼贤楼复制而来的,无声地吟唱着对礼贤文化的传承。
青岛九中前身“礼贤书院”,于1900年由德国传教士卫礼贤所建,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化中学之一。其所倡导的“有教无类,一视同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在今天看来依然适用。因此,九中新校区的设计和建设凸显礼贤文化,在延续学校之前风貌的同时,塑造浓厚的欧式学院派氛围。建筑立面材料选用红砖、白色线脚和石材搭配使用,配合精致典雅的细节处理,塑造百年老校的气质和神韵,同时传承和延续了青岛的建筑特色。
人文设计——
教室使用面积90平方米
室内划分为三大功能区
设有学生休憩交流空间
新校的设计彰显以人为本,图书馆、体育馆、科技楼、游泳馆、各类实验室及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成为一件乐事。
在校园的东侧,有四排五层教学楼,每个级部单独使用一栋教学楼。考虑到高一、高二级部实验课集中,高一教学楼、高二教学楼间建有一座实验楼,方便学生就近实验。走进楼内,教室已经基本完工,只差内部的桌椅和设备,一些工人正在安装走廊的吊顶和灯具。
“新校区教室使用面积90平方米,比老校区50多平方米的教室大了许多。每间教室将划分为教学区、实践操作区、查询阅览区,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随堂实验,也可以上网查询材料,还设有教师工作区和学生书柜。”校长张玉慧介绍。如此,教室的空间既能满足语文、数学等知识类学科的教学空间需求,也为美术、科学等其他操作类学科教学活动提供了可操作空间;既能满足教学空间需求,也为小班化教学、小组探究等教学提供空间,提升教学效率。
与传统的教学楼不同,教学楼每两个教室对面都设有一处几十平方米的单独交流空间,供学生读书、活动、休憩和超越班级界限的交流。虽然目前还一无所有,但驻足期间,可以想象学生们在课堂之外来此讨论的热闹场面。
科技楼与艺术楼——
创新实验室可模拟飞行驾驶
天象馆艺术楼带来全新体验
与教学楼相对,新校的西侧是相连的科技楼与艺术楼,这是一处老校无法比拟的新天地。
走进科技楼,网络中心、通用技术教室、机器人实验室、心理咨询中心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知识面,学校还专设3D打印实验室、模拟飞行驾驶等创新实验室。新校区的天象馆也为学生学习天文知识拓展视野提供最好平台。
更富现代化的艺术楼内设有舞蹈(体操)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西画教室、国画教室。其中,音乐教室、器乐排练室这些教室都做了专业的声学处理,在布局中考虑到不影响日常教学。
学生宿舍——
四人一间设有洗手间
每人有单独学习空间
学校食堂设在宿舍和教学区之间,设计更富现代感,弧形的外墙有些像剧院。地下1层,地上3层,可以同时接纳2400名师生用餐。
据介绍,一层主要设计为学生餐厅、学生超市;二层主要设计为学生餐厅,同时设置一间学生茶歇室。三层主要为国际部学生餐厅及教师就餐。食堂餐厅除具有师生就餐等基本功能外,还可兼备学生小型集会、社团活动等功能。
学生宿舍楼位于学校的北侧,两栋全部为学生宿舍,另一栋为学生宿舍及教工宿舍。每栋宿舍楼设校医夜间值班室、洗衣房,为学生提供方便。走进学生宿舍,看到都是按照四人使用设计,洗手间、洗手台一应俱全,每人一个学习空间,上层为床铺,下面是写字台。
走进新校体育馆,发现空地上堆满了隔音板。据学校总务处雷玉国老师介绍,为了保障新校建设更加环保,学校会尽量提前采购建筑材料,放在通风处晾晒一段时间再使用,把污染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学校设计引入太阳能、雨污分离及雨水回收利用等节能设施,打造环保校园。
教学特色——
英语教学全员小班化
配置同声传译实验室
6门“二外”进入课表
外语特色是新校区规划设计以及发展的重点,校长张玉慧说,“今年新校启用后,高一高二年级英语教学将实现全员小班化授课,每个班级不超过30名学生,这在青岛普通高中是第一家。”为此,学校配置了同声传译实验室,方便学生学习。
不仅仅有英语特色教学,学校目前还开设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阿拉伯语课,甚至比岛城高校开设的外语科类还多。“学校计划从下学期开始将学生第二外语列入正式课表。”张玉慧说,“为了凸显学校的外语教学,近几年来学校广纳外语贤才,外语老师多达40人,可以说是岛城高中最庞大的外语组。”
国际化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特色突显
与外语特色如影随形的是国际化。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参与国际事务,并能具有民族情结的学生,学校近年来不断拓展国际化教育。学校先后与日本、德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建立友好互访及合作项目,已初步形成目的地多元化、层次多样化的对外交流教育项目体系,学校设有日语班、中加班、中美班等中外合作办学班,注重中外课程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学校课程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