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的大汖村,原汁原味的古村落
大汖(pìn,当地人读chang,音同场),位于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深山沟谷中,是迄今盂县仅存的最古老村落。大汖村口有三条瀑布,村居最大瀑布之地,故取名“大汖”。因其分布俨若藏传佛教圣地,又有太行山深处的“布达拉宫”之称。
太行山古村大汖
√历史悠久 原生之态
大汖村历史悠久,与北魏所建的云冈石窟属同一年代。据当地文物部门考证,村后曾有座镇山大王庙,里面供奉着7尊石像。“镇山大王”石像背后记有“北魏永安二年”,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因此,这个村落北魏时期就已存在。
关于大汖的先人,也有不同版本。历史上曾有人在大槐树附近挖掘出古墓,从出土物记载推断,有南方人马姓一族,系朝廷大臣,为躲避灾难由他乡走进这座大山,修筑了自己的家园。到元末明初,有韩氏三兄弟从洪洞迁至盂县,定居沙湖滩村。现在韩姓居民是从沙湖滩村搬过来的,至今传至十三代,达300余年。马姓南方人该是大汖村缔造者,而韩氏兄弟却成了大汖人的祖先,因为今天的村民都姓韩。
抗战时期,这里曾作为八路军的军火库和粮库,发生过激烈的保卫战。民国32年(1943)8月10日夜晚,300多名日军悄悄进村,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20多名村民被枪杀,800多头牲畜及财物被掠夺,170多间民居被烧毁,村庄变成一片废墟……
20世纪50年代,大汖村还有80余户360余人。那时的村子称得上是一个小社会,有学校、供销社……90年代开始,受洪涝灾害及交通不便影响,绝大多数村民各寻出路,迁往别处。只有10余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留守村中,年长者近90岁,最小的也50多岁了。村里没有商店、没有饭店、没有药店,只有破败的房屋和零星见到的老人。留下来的村民承受着大山里艰辛的劳动,再加上野猪、狍子、獾子、黄鼠狼等趁机侵害农作物,原本能产2万余斤的核桃只能产几百斤了。2006年修过的一条水泥路,也因雨天沙石的冲刷,在不到三年时间里毁掉了。虽然如此,他们尽力从田间取回种下的粮食,靠养鸡、养羊来维持生活。卖羊,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杀羊,成了男人们最娴熟的手艺。寂寞的大山,也因有了羊,生出许多鲜活气息;因有了羊倌偶然的一声吆喝,打破大山深处的沉寂。
即便如此,在这里生活的村民每天洋溢着纯朴自足、悠闲幸福的神情,一副世外桃源、与世无争的原生态景象。
√村落古朴 天人合一
大汖村依山而建,是一个兼具徽派民居特点和南方吊脚楼风格,至今仍保留原始农耕风貌的古村。这个既有布达拉宫建筑风韵、又具皖派江南味道的深山小村,在三晋的黄土地上别具风情。村有四奇:
一是房奇。大汖村的房屋大致分为平房、窑洞、楼房、楼窑混合四种类型,有独门小院、二层阁楼、三层石楼等,庭院、居室、谷仓、牲圈一应俱全。最奇特的是所有房屋都没有地基,只凭借粘土和石头砌盖在一块光滑的山石上。房舍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房与房之间相互依托,又自成一体,看似相连却又分离,上下错落却实为一家。自下而上,参差十多层,最高处房子海拔达800米。整个村庄群山环绕,围合封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西收,松柏罩头,清泉绕村,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
农屋风情
二是路奇。大汖村的大小道路全部用石板或石头铺成,村民就地取材铺设道路,家家户户由这些弯曲而深浅不一的小巷相连,浑然一体。据村中老人说,这里的路和台阶,是先人们在岩石上一阶一阶锉出来的。行走在大汖村的山道小巷,你会感悟到它的干净无尘,日月的时钟仿佛停摆,情趣顿生。
石板小路
三是佛奇。大汖村里供奉着7尊石龙神像,曾供奉在村外三汖附近庙内。村民世代口口相传,七尊镇山大王为“活神”。据当地文物部门调查,石像背后有一些磨损风化的文字记载,落款是金承安五年(1200),距今有近千年历史。其中体型最大的石龙大王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不同时辰、不同地方,称其体重皆有不同。或多或少,相差2至3公斤,总体维持在30至35公斤。虽经省、市、县文物部门多方验证,依然无果,成为大汖村神奇的不解之谜。
村中古庙
四是树奇。大汖村是建在一整块巨石山上的村庄,树木很难生长。然而村口有一棵大槐树,树干三个成人也合抱不住,树龄少说也有500余年。古树生长在干石山庄,可谓一奇。20世纪40年代,日军曾在此烧杀抢掠,这棵大槐树也未能幸免。阳泉解放后,大树又神奇地焕发生机,枝繁叶茂,庇护着大汖村的村民。
大汖奇槐
√声名远播 亟须保护
2006年秋,盂县摄影家崔达道发现大汖村的独特景致,并将其推荐给正在当地负责策划滹沱河生态旅游区的著名经济学家崔满红教授。崔教授多次组织各类专家对大汖村进行考察、研究,撰写大量文章进行宣传、推广。省摄影家协会把这里定为摄影基地,很多艺术家到这里写生作画,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2013年3月8日,阳泉广播电视台历经两年精心打造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大汖》举行首映式,并于3月27日至31日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播出。全片分“过年”“谷雨前后”“夏天的故事”“谷子黄了”“大雪小雪又一年”五集,通过大汖一年四季的变换和老人们的生活劳作,展现了一种既亲切又遥远的生活场景,描摹出一幅纯粹古朴的自然情感。
与大汖相伴的太行山高坡陡石头多,连农家人常用的毛驴、骡子、黄牛都派不上用场。因此,大汖人的耕种备尝艰辛。春天,村民靠背篓把种子肥料一筐筐背上山;秋季,他们又将汗水换来的五谷一肩肩背回家。年年岁岁,薪传火继。如今,这座古村日益热闹起来,让部分村民发现了商机,开起了简易的农家乐。简陋而温馨的院子中央,摆满待售的商品。有游客进入,村民们开始热情地推荐自产的山货,或是留客品尝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家常便饭,游人的纷至沓来能让村民们每月多几百元的收入。
与西递宏村的皖南徽韵,或是周庄同里的枕水人家相比,大汖村的古朴纯美更动人心魄。这源于它貌似布达拉宫的参差之美和历经千年风雨而未改的原生之态,也源于它穿越时空的古人智慧和令人叫绝的精湛建筑技艺,更源于它深藏太行一隅的自守和远离都市尘喧的恬淡。但随着时光飞逝,大汖村的古屋建筑数量在日益减少,即使尚存的古屋也是破败不堪,或墙体倒塌、窗棂破烂,或屋顶倾斜、杂草丛生。
我们不知道,像大汖这样的古村还有多少;但我们知道,随着历史一页页翻过,这样的古村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稀有珍贵。大汖村的保护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据了解,大汖古村落的保护开发是盂县近中期旅游景区(点)重点建设项目。据项目开发商讲述,项目包含规划建设古民居修缮、修整不协调建筑、环境整治及基础配套设配等内容,建设用地1.7公顷,总投资约3000余万元。项目手续基本办理完毕,正着手开展大汖古村景区项目的施工设计工作。
今日大汖
大汖不大,村也无名。但它就像一扇古老的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视人类农耕文明的足迹,获取许多历史信息;它也是一个活的古村样本,阅读它,我们仿佛看到人类曾经怎样走过。大汖人说,山水为汖,水从山上流下来,寓意着这里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山水为昌,寄托着大汖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情怀。我们拭目以待,期许着大汖古村重放异彩,一如村中古槐焕发勃勃生机……
责编:蓝 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