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一座因丹江水而两次移民的小城
在河南省西南边陲,有一座小镇叫荆紫关,地处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结合部,丹江穿境而过。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自古就是交通枢纽、商贸重镇,在明清时期尤为繁荣,境内尚存有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荆紫关古镇
因其位处三省之间的独特性,在江湖上留下“一脚踏三省”和“鸡鸣三省”的美名,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声名远扬。
而这座古镇所在的淅川县,更是鼎鼎有名,它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总干渠渠首所在地,丹江水从这里一路北上,养育了河南、河北、天津、北京沿线数千万的人口。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淅川县,聊一聊淅川这座小城的故事。
出身名门,文化兴盛
淅川县隶属于宛城南阳,位于豫西南边陲,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
历史悠久,出身华贵:
尧舜时,是舜的儿子丹朱的封地。
西周时,是楚国开创者熊绎的封地,古称丹阳,是楚国的第一个都城,南方霸主楚国建国800年,其中300多年在此建都,文化灿烂,可以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
灿烂的文化,也曾孕育伟大,历史名人辈出:
是历史上的奇人“商圣”、陶朱公范蠡的家乡,范蠡的一生堪称传奇,辅佐越王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后急流勇退,三次经商成巨富,后三散家财,最终归隐,活至88岁离世。
县内牛尾山上还建有范蠡公园,是弘扬“诚信为本,厚德立商,慎思敏行,辩证经营,亲民济困,天下共富”经商理念的圣地。
《后汉书》的作者、史学家范晔在此地出生,他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所著《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淅川香严寺
厚重的历史,为它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后因丹江水库的淹没,大多已不存世,现存的除了前文所述的荆紫关古镇之外,还有距今1300多年历史,位于白崖山中的香严寺,与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河南四大名寺。
文化的兴盛,让这座小城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进入当代以后,更因伟大的为国移民精神,让这座小城为世人所铭记。
为国移民,可歌可泣
淅川,是全国移民大县。
建国以后,淅川曾历经两次大规模的移民,两次都和丹江水有关,一次是受建国初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影响,一次是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第二次距今时间较短,大学时期曾听淅川的同学讲起过那段过往。
丹江口水库一角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号称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的丹江口水库,就是源于几十年前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由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后形成,横跨湖北、河南两省,由汉江库区和丹江库区组成。2012年丹江口大坝再次加高,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和蓄水量进一步扩大,被誉为“亚洲天池”。
而在那场从1958年开始,到1974年完工,持续了16年的的工程运动中,淅川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淹没了淅川县城大大小小15个集镇,将近362平方公里土地,占工程总淹没面积的48%.
20.2万淅川人移民,其中几万人移民至湖北省,远离故土,整个移民搬迁过程历时20年,从1958年工程开工至1978年才基本结束。
在那场建设中,淅川还有数万名干部群众参加建设,其中49人为兴建大坝献出生命,98人受伤致残。
伟大的淅川人民,为国移民的故事,感人至深。
南水北调中线
1978年,南水北调这项千秋伟业的规划,横空出世。从规划概念开始到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走过了31年,淅川人民也经历了31年的平静。
然而,很快平静被打破,历史再次将他们推上舞台,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就是引丹江水北上,留恋故土的淅川人再次做出牺牲,拉开了第二次为国移民的大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涉及淅川县10个乡镇184个村,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占两省六县市淹没总面积的47.6%,动迁16.5万人,其中14.6万人迁出淅川,从2009年开始到2011年结束,历时3年完成。
而此次移民,淅川的经济发展也受重创,因淹没耕地13.1万亩,公路548.7公里及大批基础设施,关停并转迁企业130余家,各项损失合计90亿元,相当于湖北省五区县损失之和。
为了国家建设,前后两次移民,数十万淅川人远离故土,地方经济发展也因此历经波折,“忠诚奉献、大爱报国”的淅川移民精神,可歌可泣,受人敬仰。
产业立县,经济复兴
历经丹江库区两次淹没,前后两次移民,曾让淅川经济发展断代,但是如今的淅川十年磨一剑,经济发展强势复苏,取得不错的成绩。
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矿产冶金、食品医药为主的三大产业体系,培育了一批知名企业。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公司,2011年在香港上市,是南阳市第一家在港上市企业,并成功收购号称欧洲减振器之王的意大利维奥斯图减振器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减震器生产商,综合市场占有率居全国行业之首。自主研发高铁减振器,并在2015年正式向中车集团供货。
在矿产冶金领域: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的矿藏42种,其中蓝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黄·米黄玉大理石储量全国第一,砂金、石灰膏、石膏、白云岩储量居河南省第一。
境内有超大型钒矿矿产地,探明钒矿资源100万吨,是河南省目前最大的钒矿矿产地,占河南现有钒资源量四分之一。
河南省淅川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加工能力全省最强,铝板带深加工宽度全国第一,年产销百亿元。
在食品医药领域:
福森药业某展会展台
已形成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中药材、水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
香花小辣椒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干椒5600万公斤,出口美、日、韩、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水产已形成万只网箱养鱼和亿粒银鱼养殖基地,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渔业重点县”行列;
以花椒、柑桔为主的林果业总面积达47万亩;
龙须草种植面积40万亩。
医药方面,龙头企业福森药业有限公司,2018年在香港上市,年产双黄连注射液3.3亿支,全国产销量第一。
随着经济的复兴,淅川也在2020年顺利实现贫困县摘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无论是繁荣的历史文化,还是伟大的当代移民精神,曾在淅川这片土地上上演的传奇,都必定会被世人铭记。
我们在喝着南水北调而来的丹江水的时候,请记得这里面有淅川人无私的奉献。
祝福淅川的明天更加美好!
往期文章:
河南汤阴:一座曾演绎易经文化和“岳母刺字”佳话的千年古县
河南长垣:号称“北方小温州”的宝藏小城
新郑:拥有8000多年历史的河南最牛县城
“第一仙山”老君山背后的男人:杨植森
河南老乡邓颖超:周总理心中的小超,老百姓的邓大姐
作者简介:蚁言堂,一个热爱家乡的90后男青年,从不同视角分享河南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愿成为宣传家乡河南的一缕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