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西瓜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
盛夏时节,诸多瓜果成熟上市,中国人开始尽享“水果自由”。而盛夏的果实,我们首选瓜类。
从植物学上讲,瓜类大多属于葫芦科。原来,那么多大名鼎鼎的“瓜”,它们的“科长”是个葫芦。我们今天食用的众多瓜类,甜瓜、冬瓜等原产中国;葫芦(变种为瓠子)原产印度及非洲,早在先秦就传入中国;黄瓜原产南亚、西亚,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中国,所以曾被称为“胡瓜”;西瓜原产非洲;丝瓜原产亚洲热带;苦瓜原产印度;南瓜原产美洲……可见,没有文明的交流,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食谱的丰富。
大多数瓜类,是被我们当作蔬菜;作为水果食用的,主要有甜瓜和西瓜。甜瓜原产中国,我们今天吃的白兰瓜、哈密瓜、羊角蜜等都属此类。《诗经·豳风·七月》中提到,“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就是指农历七月吃甜瓜,八月采葫芦(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诗歌里的“瓜”,主要也是指甜瓜。
而今天,我们要重点讲一种舶来品——西瓜。西瓜原产热带非洲,数千年前古埃及人已经有栽培。我们在纪录片《水果传》中可以看到,在西瓜的老家非洲,当地土著依然采食它的原始品种,皮很厚、瓤不多,似乎也不甜。除了水分多这一项,原始西瓜跟经过一代代选育的现代品种很不一样。
西瓜大约在中国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最早被称为“寒瓜”。它首先是在西域、河西等西北地区种植,中原并不多见。直到宋元以后,西瓜才渐渐在中原流传开来,“西瓜”的名字也开始出现:
西瓜园
南宋 范成大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在夏天吃上了一种新奇的水果,叫做西瓜。不仅如此,他还实地考察了一番种植西瓜的园子。“碧蔓凌霜卧软沙”,范成大的田野调查很仔细,因为他抓住了西瓜种植的要害——得在沙土地上种植。油黑发亮、小甲虫一般的西瓜籽种到地里,生长出碧绿的藤蔓,开花、结果,果子渐渐长大,圆滚滚、横七竖八地躺在松软的沙土上。待到盛夏时节,你就可以做一个“吃瓜群众”了!
西瓜的味道怎么样呢?至少在范成大的舌尖上,它并没有获得至高的评价。“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水分虽然很足,但是颇为寡淡呀!他以为,这个外来物种,其重要性不能跟张骞通西域带来的蒲萄(葡萄)、苜蓿相比!
不得不说,范成大做了个误判。他可能想不到,今天,中国人种植和消费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西瓜。没有哪个中国人,能够忍受没有西瓜的夏天。
同样是南宋诗人,下面这位顾逢与范成大不同,他对西瓜的评价颇高:
西瓜
南宋 顾逢
多自淮乡得,天然碧玉团。
破来肌体莹,嚼处齿牙寒。
清敌炎威退,凉生酒量宽。
东门无此种,雪片簇冰盘。
可见,在南宋时期,西瓜已经在江淮地区得到较为广泛的种植。它的样子,是“天然碧玉团”;它的口感,是“嚼处齿牙寒”;它的效果,是“清敌炎威退”;它的样子,则是“雪片簇冰盘”。能把西瓜描绘得如此诗情画意,着实令人佩服!
这首诗中,还请你留意“东门无此种”这一句。据史书记载,秦朝时有一位“东陵侯”名叫召平,秦国灭亡后,他生活无着,在长安东门种瓜为生。这句诗恰恰从侧面说明,西瓜并非中国原生,此前“无此种”也!
我们都熟悉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爱国诗篇,但其实,他也有热爱生活的一面:
西瓜吟
南宋 文天祥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这个“切西瓜”的动作真豪爽,西瓜就得这么吃;“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莫非他吃到的不仅有红瓤西瓜,还有黄瓤西瓜?而这西瓜的口感也真是令人击节叫好:“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大诗兄 )